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彭涛 记者张文章)2024年春节将至,福建发布食品类消费逐渐进入高峰期,莆田品类品安这个时候人们也格外关注食品安全话题。年食当前食品类消费状况如何?呈现怎样的投诉特点?1月15日,莆田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2023年食品类投诉举报数据报告。举报
从全国12315平台数据分析,数据近三年来莆田市食品类投诉举报数量呈直线上升状态,报告与2021年和2022年相比,消费2023年食品类投诉举报所占比重有较大程度提高:2021年食品类投诉占投诉总量的格注食3.3%,食品类举报占举报总量的外关1.6%;2022年食品类投诉占投诉总量的3.8%,食品类举报占举报总量的福建发布1.6%;2023年食品类投诉占投诉总量的13.1%,食品类举报占举报总量的莆田品类品安11.1%。分析原因有一下几点:市场迅速复苏,年食尤其是投诉餐饮业和旅游业,带来的举报食品消费数量猛增,,随之而来的投诉举报也会同步增长;消费者维权意识提高,消费者从不同途径得知消费维权的方法和手段,故而对于自身合法权益被侵害的容忍度下降;消费维权渠道畅通、消费维权信息透明,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互联网、12315热线、12345热线等多种途径进行投诉举报,维权途径和方式多样化,且方便快捷,最大程度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食品安全类投诉占比大
莆田市2023年食品类投诉举报数据均来源于全国12315平台。从渠道分析,消费者在进行投诉时,首先更偏向于选择操作相对简单方便的电话投诉,其次在操作相同的线上投诉渠道中,微信小程序、APP、互联网平台的群众知晓率和运用率更高。
数据显示,食品类投诉区域分布与人口密集度、市场主体总量、餐饮业和旅游业发展状况等存在密切的联系。从投诉数量分析,更集中于商业较为发达的县区,例如荔城区、城厢区,仙游县;从投诉占比分析,更集中在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例如湄洲岛分局、北岸分局、涵江区。
从客体类别分析,食品类投诉主要集中在普通食品、餐饮服务、食用农产品、酒和饮料、保健食品等商品种类和服务行业中,以上五类客体的总投诉量为5836件,占2023年食品类投诉总量的93.75%。而食品类投诉排名前十的商品种类也与人们的日常消费需求、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息息相关,多数为群众日常生活消费中常见的食品,且消费频率和消费需求度较高。
从食品类投诉的主要问题分析,广大消费者最在意的还是食品安全问题,占2023年食品类投诉总量的48.42%,包括食品过期或变质、食品中有异物、三无食品等。其次是商家或网店销售的食品存在虚假宣传,占2023年食品类投诉总量的17.09%。以及部分计量问题,即商家售卖食品缺斤短两,占2023年食品类投诉总量的3.63%。
五类违法行为占比近9成
与投诉数据来源渠道相比,消费者在进行举报时,更多的是选择APP、微信小程序、互联网平台等线上举报渠道,其次才是热线电话。
食品类举报区域分布情况与投诉相比,也有所差异:从举报数量分析,同样更集中于商业较为发达的县区,例如荔城区、城厢区,仙游县;但从举报占比分析,除仙游县占比较低外,没有明显差异,较为平均。
从客体分析,食品类举报也同样集中在普通食品、餐饮服务、食用农产品、酒和饮料、保健食品等商品种类和服务行业中,以上五类客体的举报量为3571件,占2023年食品类举报总量的98.21%。
从违法行为分析,食品类举报主要是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广告违法行为、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许可登记违法行为、价格违法行为。以上五类违法行为的举报量为3101件,占2023年食品类举报总量的85.29%。
从食品类举报的主要问题来看,涉及生产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的食品,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不规范问题,销售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过期、变质、三无食品,销售价格高于市场价或店铺宣传的价格,销售假冒伪劣食品,食品销售或生产过程中涉嫌无照无证、虚假宣传、夸大功效,食品经营许可证与经营场所地址不一致,对即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未进行显著标示或者单独存放在有明确标志的场所等。
强化监管力度 健全社会监督
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莆田市市场监管局表示,将加强队伍建设。配足基层市场监管所人员,打造过硬的基层市场监管队伍,不断压实食品经营者主体责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类投诉举报频发问题。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对屡屡被投诉举报的食品经营者加强行政约谈,将监管模式由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转变;对屡发频发被投诉举报的食品经营者要强化重点监管,对严重违法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采取有效举措落实经营者维权主体责任,大力引导食品经营者成为ODR企业,在食品企业广泛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更直接的维权便利条件,从源头化解消费纠纷。
同时,倡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打造食品多元共治新格局,积极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认真听取广大群众所反映的食品问题以及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调查处理,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和健康。
责任编辑:吕成海岁末年初,电商平台有些热闹。先有拼多多后有抖音,随后传统电商京东、淘宝也加入实施“仅退款”规则的平台电商队列中。近日,湖北消费者借助电商平台“仅退款”新规,既取走货物又领到退款。此消息很快登上热搜,引 ...
眼下正值白玉木耳丰收时节,在霍山县与儿街镇大沙埂村白玉木耳种植基地里,一排排菌棒上长满了肉嘟嘟、色如玉的木耳。6月7日上午,与儿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团委组织青年志愿者前往种植基地帮助村里采摘木耳 ...
中国消费者报沈阳讯记者王文郁)9月23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从辽宁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为进一步打击网络市场违法行为,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网络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网络市场环境,近日,按照国 ...
买家收到8.5元烟灰缸、40余元手机电池后,发起“仅退款不退货”服务申请,平台内商家以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为由提起诉讼,最终在法院调解下,商家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据6月19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差评少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9月是我国第44个全国质量月。在质量月期间,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 ...
房车“搭子”共享年夜饭,银发“候鸟”在粤过大年 | 新春走基层_南方+_南方plus“今年一起在广东吃年夜饭咯!”2月9日大年三十,广东阳江市江城区共青湖公园河畔的一个停车场里停满了房车,来自五湖四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