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浮罗定市泗纶镇,一直流传着“织蒸笼,温伟唔忧穷”的南用俗语。
“对家乡最深的流量印象就是漫山遍野的罗竹,家家户户几乎都会织竹蒸笼。让罗”温伟南是定竹大山泗纶镇的一名“70后”村播,从他记事起,蒸笼就熟知其家乡位于云开大山地带,飞出林木葱茏,云开土地肥沃,竹长自古以来盛产罗竹(又名沙罗竹),温伟“竹纤维长、南用韧性好,流量且带有一股清幽的让罗竹香味,是定竹大山一种上乘环保编织材料,也是我们赖以为生的东西。”温伟南说。
温伟南(右一)为别人介绍竹蒸笼产品。
早年,温伟南像许多同龄人一样,前往珠三角打工。随着家中孩子的成长需求以及父母年事渐高,他在2014年时选择回到家乡。由于年幼时的耳濡目染,他果断选择从事竹蒸笼产业,希望能够为家乡支柱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温伟南也报名参加了广东省农事运动会乡村直播大赛。“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希望能够借助这个机会来提升罗定竹蒸笼的知名度,进一步推广我们的产品。”他告诉记者,此次参赛他将带着家乡“明星产品”而来,希望能够在与其他选手的切磋之间进一步提升自己在直播方面的能力。
温伟南亲自动手制作竹蒸笼。
据温伟南介绍,竹蒸笼在80、90年代基本以出口为主,原材料竹子取自当地,其制作工艺精湛,曾经是纯手工打造。温伟南回忆起刚开始做的时候,蒸笼制作非常传统,所有流程都需要依靠手工来完成,产能低下。
后来,温伟南凭借自己在外工作积累的经验,对蒸笼制作流程进行了升级改造。他将原来必须手工制作的蒸笼,优化为半自动化的生产流程。这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还提升了产能,使得生产更加高效和规范化。
竹蒸笼成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温伟南敏锐地察觉到了新的商机。2021年,意识到网络销售的巨大潜力,他开始接触短视频和新媒体技术,并积极尝试在电商领域拓展业务。如今,他不仅拥有自己的网店,还涉足了直播领域。通过直播和短视频,他将家乡的竹蒸笼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目前,他的线上销售在整体销售额中占比达到 70%,已经成为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
“我们会聘请一些村民,或兼职,或全职,帮助我们生产蒸笼,也为那些留守妇女和老人提供一些收入,他们大约一天能赚70块钱。”温伟南说,目前他的企业已聘用了约80余位村民,其中约20人为全职,其余村民则可以将原材料带回家加工,再由企业统一进行收购。
“村播大有可为。”温伟南表示,未来自己希望能够找到更受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进一步扩大竹蒸笼产品的影响力。从一个普通的打工者,成长为带动家乡发展的新农人,他的故事将与家乡的罗竹一同继续“生长”。
扫码进入“粤农事”小程序,报名赛事。
撰文:张璠
来源:南方农村报
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2月8日,记者从上海市消保委获悉,春节期间1月31日至2月6日),上海市各级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4600件。按投诉类别分,商品类投诉1949件,其中服装鞋帽、食品、家居用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宣称所用食材“进口”自世界各地、店家还会主动向顾客展示在浙江经营进口冷链食品必备的浙冷链二维码,位于温州新希望白麓里商场内的一家西餐厅看似让人放心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乔义平记者徐文智)9月8日,陕西省“质量月”活动正式启动。陕西省咸阳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全省统一部署,积极行动,在前期精心准备的基础上,全面展开“质量 ...
南农晨读丨元宵节_南方+_南方plus(元宵节,时长共27秒)【今日关注】乡土文化与多元力量共振,广东“村晚”演绎基层治理新篇春节前夕,由广东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文明办指导,省文联、省志愿者联合会主办的 ...
中国消费者报讯长期以来,校外培训机构一方面为孩子的多元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由于自身运营质量、内部管理等参差不齐,其合同违规、退费难等现象让家长和孩子们叫苦不迭。对此,杭州萧山区市场监管 ...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重庆市质量安全考试中心针对企业和学员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取证时限长的反映,积极思考,主动作为,优化工作流程,将取证时限从规定的45个工作日缩减至25个工作日,提高了作业人员 ...